1.電廠對環渤海港口煤炭消極採購。
截止目前,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605萬噸,日耗合計60.74萬噸;雖然耗煤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9.5萬噸,但存煤卻同比增加28萬噸。除了上電和大唐沿海電廠以外,其餘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均在20天以上;此外,南方氣候適宜,寒冬尚未到來,沿海電廠依靠著高位的庫存,並不急於大量拉煤補庫。
2.上游銷售和港口發運不暢。
產地大部分煤礦已經恢復正常生產,供應相對穩定,鐵路大秦線、蒙冀線發運量保持高位;而下游拉運國內煤炭情況不好,環渤海港口煤市疲弱,到港船舶稀少,船貨銜接不順暢,造成出貨緩慢,庫存增加,煤價下跌。隨著南方工業、企業全面復工復產,加之煤價已經跌至今年最低位,用戶存在抄底心裡;預計從本月月底開始,用戶拉運國內煤炭積極性將有所恢復。
3.進口煤依然可觀。
儘管禁止進口煤異地通關,但進口數量下降的並不明顯。受進口煤價格低廉,以及電廠降成本、保供應等因素影響,沿海地區電力等用戶仍在積極採購進口煤炭,促使進口煤數量降幅不明顯;九月份,我國進口煤數量仍高達3028萬噸左右。隨著國內煤炭價格進一步趨穩,進口煤利潤下降,今年四季度,我國單月進口煤數量有望縮減至3000萬噸以里。
4.水電減弱後,火電壓力加大。
今年夏季,水電等清潔能源佔比增加,促使火電壓力減輕。從10月份開始,南方降雨明顯減少,水電貢獻減弱,火電壓力加大;加之工業用電恢復,電廠日耗進入平穩期;一旦進入11月份,隨著取暖負荷的提高,下游拉運積極性的恢復,沿海煤炭市場將緩慢趨好。
從本月底開始,隨著到港拉煤船舶的增加,市場將趨向好轉,港口市場煤價格將出現企穩止跌。 11月上旬,隨著階段性拉運的展開,港口煤價將呈現穩中有升,但漲幅不會很大。